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GDPR

消息显示 2015年5月25日起(明天),欧盟开始实施《一般数据保护条例》即欧洲数据保护条例,欧盟成员(包括英国)开始最严格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,预计将来不仅仅只有欧盟成员会加入该体系。洋洋洒洒88页文件,明确个人隐私数据的调用和使用规范。一句话,不经过用户同意使用个人数据会导致最高 2000万欧元的处罚。条例规定的个人数据类型包括:名称、标志、位置、网络标识,还有个人的生理、心理、遗传、经济、文化以及社会身份,大概意思就是所有个人隐私。除了不能直接使用,而且不能收集、记录、组织、存储、改变或者变更、检索、咨询、使用、披露的传送、传播或其他方式获得。

这个法令实施以后,很多大企业估计会疯,对非欧盟成员来说,这个条例是值得深入研究,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全球范围推广。目前直接影响的基础数据调用就有域名信息的查询。世界上最大的域名中介 SEDO 发布了新的审核机制,之前调用 WHOIS 信息的验证手段立即停止,这本是最简单有效的验证方式中断以后,只能有用户主动提出验证审核,比如添加域名的 TXT 记录,可以想象那些有几万个域名的大佬,会不会疯。

 

除了专业的域名服务,谷歌、FACEBOOK 等企业也将受到影响,之前针对扎克伯格的听证会很有可能基于这个法令。互联网使用用户隐私数据很常见,比如使用浏览痕迹,判断用户的喜好。今天在谷歌搜索一下衣服,几分钟以后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衣服信息。虽然很方便,却成了不法分子牟利的手段。实际上,国内类似贩卖个人隐私,造成巨大刑事案件的事件并不少见。

可以预见,不久以后,你就可以向百度、阿里、腾讯,以及其他巨头发起申明,要求删除个人隐私信息。同时,大部分(几乎所有)的网站隐私政策都要改,估计现在的法务就该动起来,为明天准备。

法令地址:https://gdpr-info.eu

PDF地址:http://eur-lex.europa.eu/legal-content/EN/TXT/PDF/?uri=CELEX:32016R0679

比特信 BitMessage 去中心化通信软件

在区块链概念没有热议之前,安全(隐私)通讯一直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。由斯洛登爆出的棱镜计划,通讯软件工具聊天记录恢复,以及通讯公司针对语言记录的保存等等,全部没有隐私的概念。很多个人数据存储在固定的机构或者商业化公司手中,不知道用去干什么。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比特信 (BitMessage)能够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。点对点发送数据,再也不用担心数据存在某个地方,或被人传播利用。

区块链除了开放性外,点对点(匿名)同样非常重要。因为遵照固定的规则算法,由程序判断是否有效。因此不需要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产生信任,也就没有人工(包括对方和中间人)参与管理的机会。之前,罗永浩说:区块链手机,一定会做,详情还不方便说。这个锤子是想跳过通讯公司还是不想跳过通讯公司,很值得研究。再说,现在手机上电话的使用率还比不上微信,要做到数据隐私保护,那得关掉多少应用啊。

比特信的设计和使用,目前没有值得讨论的地方,这个软件很像20年前的聊天室,开个房间,然后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在里面瞎扯耗时间。不过这种模式的应用场景值得期待。匿名或者说有隐私管理权限的通讯工具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梦,我们以前使用黑莓,是因为这家公司不作恶。因为比苹果更安全,所以很多应用没法运行,比如支付宝和滴滴就不是很兼容。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死循环。安全还是方便,只能选一样。当人把移动电话当做钱包、私人助理以及游戏机的时候,黑莓也就失去了市场。同样的道理,比特信概念很理想,但是,不如QQ好玩,不如微信好用,仅有隐私概念,很难推向大众,毕竟,现在还是娱乐为王的时代。

网站地址:https://bitmessage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