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ko开发历程的教训和经验

1.集中你的精力

我们本该在今年一月中旬如期推出Kiko新版,但是当时我们没能将精力集中,开始了一些毫不相关的开发工作--这种自杀性行为使我们的新版跳票达2个月推迟到3月15日,在这两个月中发生了两件重要事件:

一为30boxes突然在情人节2月14日发布,立刻获得网络用户青睐

二为Google Calendar截图泄漏,所有人都立刻意识到Google将进入Calendar市场,推出新服务

以上两件事件发生将我们拖入了极为难堪的境地--30boxes和Google Calendar抢去了所有人的关注,Kiko虽然资历更久,但是已被媒体和用户淡忘

2.产品及早发布,但是不要太早

你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“及早发布,经常更新”--但是你必须注意,不能过早发布你的产品。Kiko 1.0版早在2005年九月便推出,然而作为首个AJAX日历,Kiko的界面效果十分让人失望--记住,用户不会在一次失望后再光顾你第二次,他们只会说“Kiko?用过,但是还是期待Google Calendar吧!”

3.功能越多,维护负担越重

如果你仔细试用过Kiko 1.0,你便会发现,首个版本提供了非常多功能--这直接导致我们在未来的新版开发中负担过重:你总不能在新版中削减功能,不是么?目前看来,我们至少应该砍去40%原有功能。

过多功能提供也会大幅提升整体服务运营的维护成本。

4.你必须做好逃离技术领域的准备

IT技术领域竞争激烈,网络服务用户也薄情和果断得多,也许你需要花费所有时间和精力来改进ATOM FEED或者hCalendar导出,却永远达不到更好。

作为事后诸葛亮进行总结,我们的确应该在最初投入更多资金来进行也许古板的传统PR、市场营销手段,为Outlook开发同步程序--即便是Google和30boxes目前也忽略了这一问题。

当然,我们并不后悔曾经的努力,毕竟在今年四月我们曾经十分骄傲,在Alexa上和30boxes旗鼓相当,我们甚至期待过Google也许会通过收购来避免竞争--虽然现在看来的确毫无可能。

我们为奋斗的过程而欣然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